•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Главная страница > 资源&服务 > Найти технологию
Страна/регион
Отрасль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Тип услуги
Поиск
金属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1)自主研制了适用于高速、高温、恶劣环境下的铸坯、异形坯、型钢、棒材、中厚板、带钢等多个系列金属板带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2)提出多光路照明成像技术,提高高精密板带产品低对比度和微小缺陷的检出率,提高缺陷的检测精度与检出率;(3)开发出了表面质量在线检测软件、表面缺陷样本库管理软件、缺陷识别算法软件等个软件模块,建立了智能在线检测平台。本项目系统达到的技术指标是:检测速度 22 米/秒(可按用户要求提高);检测精度为 0.2mm(可按用户要求提高);对生产线上常见缺陷的检出率≥95%,常见缺陷的识别率≥90%。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技术成熟,推广阶段。 推广应用情况:表面缺陷是影响金属板带材质量的主要因素,钢板与铝板发生的质量异议事件 60%以上都是由表面缺陷引起的,每年国内企业仅钢板表面缺 陷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50-60 亿元。实现金属表面缺陷在线检测是提高板带材质量的重要途径,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已成为企业的迫切需求。本项目已应用于 90 余条生产线,涉及钢铁领域全流程的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本项目曾获省部级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该成果能够全连续、无遗漏地检测金属板带材的表面缺陷,是提高成材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显著提升了我国智能制造水平,将引领未来钢铁领域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成果亮点: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已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申请软件专著 10 余项;2、技术先进性:世界领先,国际首次实行 1000℃高温铸坯在线检测; 3、获得冶金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冶金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
中国Электронная информация技术成果
笔式超声测厚仪研发
技术简介: 传统测厚普遍采用压电式超声方式,就其检测过程而言在许多领域和场合会给作业人员带来一定的工作强度和检测难度。采用人工操作压电超声测厚仪的点检方式,其缺点主要有:(1) 需要对工件表面的油漆层或氧化层进行打磨处理,检测完毕后需要对表面进行恢复处理,效率极低;(2) 传统超声必须涂抹耦合剂,对于现场条件要求苛刻;(3) 难以进行高温在役检测。若采用先进的笔式超声测厚仪,上述繁琐问题可迎刃而解。 针对此问题,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山检测院牵头联合研制了笔式超声测厚仪,笔式超声测厚仪具有无需打磨防腐层、无需任何耦合剂、检测精度可比肩传统压电超声,且可实现密集扫描的精确测定等特点,在确保检测精度的同时可极大地提高检测效率和降低检测成本。缩短了检测周期、降低了检测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人员的安全性,并可实现“历史数据的比对分析->趋势预警->寿命评估”消除了时间间隔隐患。 笔式超声测厚仪原理是靠电磁效应发射和接收超声波,能量转换是在被测工件表面的趋肤层内直接进行的,所以它不需要任何耦合介质。超便携,可靠的AIR新型便携式EMA测厚仪,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钢管,铝板和其他金属制成的管材、板材、棒材和其他金属制品的壁厚,而无需使用接触液,也无需初步的表面清洁。 测量可以通过一层不超过2mm的不导电涂层(水垢,铁锈,盐沉积等)进行。声波在EMA转换器的帮助下直接形成在测量对象中,而不受非金属涂层环境影响。 因此,EMA测厚仪具有透过复杂类型的涂层(松散的锈蚀,在高频涂层导电性能差,粘附性差的涂层等),测量金属厚度的独特能力,这是常规超声波测厚仪无法实现的。EMA测厚仪AIR可以像使用Android系统连接平板电脑一样自主工作,可以在测厚仪或探伤仪模式下在屏幕上看到真实的无线电信号。
中国Электронная информация技术成果
高效调制解调的新型数字对讲机
技术简介: 数字对讲机频谱利用率高、音质明显改善、可半/全双工通信、能提供数据业务且易于加密,因而国内有8500万台市场容量。但现有国内外各体制互不兼容,没有权威的国际标准和统一的国家标准。本成果发端采用专利的多元位置相移键控调制,频谱利用率高;收端采用独创的数字或晶体冲击滤波器增强信号解调前的信噪比,能量利用率也有提高。
中国Электронная информация技术成果
高精度千分表及容珊型位移传感器的产业化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我们实验室与国内多家高科技企业合作经过6年多的努力(包括我们实验室研发、小批量试制、大批量的产业化以及合作企业的车间批量装配技术的突破等),我们成功的研制出了分辨率达到1微米的千分表玻璃珊传感器,打破了日本三丰等国际工业巨头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该产品每年为合作企业产生数千万的销售额。 主要技术特点(指标):最高位移分辨率1微米,具有IP65防护级别。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具有高精度的位移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商业利益,广阔的市场,目前具有高精度分辨率高端位移传感器的核心技术均掌握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手里并对我国禁运,每年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
中国Электронная информация技术成果
绿色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与特种涂料
技术简介:
中国Новые материалы技术成果
新一代轻质夹层结构半挂油罐运输车的研发及产业化
技术简介: (1)多工况条件下轻量化夹层结构罐体设计和多功能化设计技术:根据轻量化油罐车罐体的结构特点,建立结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对罐体的结构强度进行静力学仿真分析得出罐体部件在三点弯曲、内压、转弯、汽车紧急制动、碰撞等各种典型工况下的结构应力分布与位移变形,对油罐车罐体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2)大面积波纹夹层结构材料联接技术:罐体上有很多的附件与联接结构,如围板、罐体与付车架联接;焊接时附件、联接件直接与罐体的内面板、外面板联接,内外面板下的胶粘剂必然会受到焊接高温的影响。在5083铝合金薄板焊接时焊缝周边温度分布试验的基础上,在与实际焊接条件相同的状态下,了解粘接与焊接干涉对产品粘接质量的影响及采取相应降温措施(采用湿毛巾冷却)后的效果,从而确定在焊接后,受高温影响的粘接带是否具有持续使用功能,从而解决了粘接与焊接干涉问题。(3)新一代夹层结构罐体轻量化及性能一体化设计技术: 结合罐车对轻量化、耐撞性等新需求共同组成了新型夹层结构罐体设计和制造的专业攻关梯队,进行油罐车罐体结构轻量化及力学性能一体化设计,选择合适夹芯结构构型和材料,确保罐体结构强度、刚度、动力学及耐撞性等力学性能,减少车体自重,提高油罐车的重量利用系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核其它各方面性能和需求,包括声学性能、油罐车充液动力学特性及稳定性、工程设计和实践。(4)大面积弧形波纹夹层结构成型技术:波纹夹层结构材料罐体的研究和制造是该项目的核心内容,大面积夹层结构材料即波纹板材的制造技术主要涵盖技术方案、成形装备、成形工艺等。提出、论证多弧段波纹结构夹层板成形方案等并形成比例罐罐体工程图样。通过比例罐的研制和工艺验证,成功地指导了成形方案和施工进行。(5)封头成型:封头采用蜂窝结构,由封头外板、封头芯板和封头内板组成。考虑到封头各零件间的弹性变形,导致零件间的贴合公差大于设计要求,不利于胶粘剂的粘接,最终采用了模具拉伸成型的方法来加工封头。
中国Передовое производство и автоматизация技术成果
以鱼腥草素杂合黄酮为先导物的新型抗HSV药物的设计与合成
技术简介: 靶向病毒进入细胞过程的药物,有别作用于病毒复制过程的经典药物,已成为新一代抗病毒药物研发的热点。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鱼腥草素杂合黄酮Houttuynoid A靶向于病毒入侵细胞的融合过程,是一类结构新颖、颇具前景的抗HSV先导化合物。本课题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基于Houttuynoid A与四种HSV膜融合蛋白gB、 gD、 gH/gL对接结果以及“类天然产物库”构建原理和方法,设计合成系列鱼腥草素杂合黄酮类新化合物;研究其抗HSV活性及膜融合抑制作用和构效关系,不断优化分子结构,寻找抗HSV药物候选化合物。采用小鼠HSV皮肤感染实验,确认候选化合物体内作用效果;并运用小分子标记及Biacore技术深入研究其与病毒靶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中国Биология и новая медицина技术成果
高性能特种粉体材料近终成形技术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该项目属于粉末冶金学科。高性能特种材料具有其他材料不具备的特殊性能,在高技术领域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关键作用。然而,这类材料往往硬度高、脆性大,难以采用传统技术加工制备,成为许多国防和民用高技术装备发展的瓶颈。为此,项目基于粉体流变成形原理,研发了难加工材料的近终形制造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防和民用高技术领域。主要发明点如下:1. 发明了高性能特种材料的粉末注射成形新工艺,实现了金属钨、氮化铝、含氮不锈钢等难加工材料制品的近终形制造;发明了专用注射成形机、侧抽芯新结构模具等关键工艺装备;创立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粉末注射成形产品尺寸和外观质量在线自动检测、工业机器人动态抓取和分拣软硬件系统,首次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和高质量稳定性控制,生产效率提高 6 倍以上。2. 首创了适合注射成形的近球形微细特种粉体制备和改性新技术。提出基于酸根离子的化学推进剂理论,创立了可控溶液燃烧合成难熔金属和氮化物反应体系和工艺,制备出粒径小于 50nm 的高分散近球形氮化铝和钨基粉体。创立了“气流分级分散-等离子球化”粉体改性技术,制备出满足精密多孔阴极需要的细粒径窄分布(5±2μm)球形钨粉。3. 发明了适合不同材料的粘结剂体系及成形和高效脱脂工艺。提出基于聚合物功能基团的多组元粘结剂设计原理,创立了两相流协调运动模型,阐明了两相分离和缺陷产生的不确定性机制,发明了残碳型、低残留型和高粘性粘结剂体系,有效解决了坯体两相分离、变形、增氧、缺陷等控制难题,产品尺寸精度达到±0.2%。4. 发明了多孔脱脂坯强化烧结致密化和组织性能精确调控技术。提出金属钨的低温无压活化烧结致密化理论和钝化处理孔隙结构精确调控技术,突破了高致密度钨的细晶化和多孔钨的孔隙均匀化技术瓶颈,烧结金属钨电极的晶粒尺寸仅 570nm,抗电子轰击性能提高 2 个数量级,多孔钨的活性物质填充量提高 20%;综合利用液相烧结和残碳“脱氧”原理,解决了氮化铝高致密化、晶界相控制和晶格净化等难题,热导率高达 248W·m-1·K-1。 项目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60 项、实用新型专利 65 项,申请 PCT 专利 2 项,软件著作权 6 项,合作出版著作 5 部,发表 SCI 论文 104 篇。项目引领了粉末注射成形行业发展,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粉末注射成形生产线。科技成果评价专家组认为:“创新性强,属于重要的军民两用技术”;“为我国国防先进武器和民用工业领域研制和生产了多种关键零件”;“应用成效明显,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2 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 1项。成果推广应用于 20 余家企业,建成生产线 47 条。近三年,新增销售 54.09亿元,新增利润 7.05 亿元,多种产品解决了国防装备建设和研发的“卡脖子”问题,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已投入成本\目前处于何种研发阶段;产业化 市场分析:项目形成了粉末注射成形系统理论,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工业化生产技术,核心技术成功推广应用于钨钼等难熔金属及其合金、多种氮化物和氧化物陶瓷、不锈钢、铁基合金、镍基合金、钛合金、磁性材料、碳化硅/铝和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等材料体系。通过技术转让与合作,已在上海富驰、江苏精研、深圳艾利门特、苏州创基、北京嘉润、扬州海昌、江苏鹰球、厦门钜瓷等20 余家企业实现产业化,建成 47 条生产线,其中江苏精研和上海富驰已发展成为世界产能最大的粉末注射成形专业化生产企业。项目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光纤通讯、笔记本电脑、医疗器械、汽车、电动工具、武器装备等领域,解决了多项高技术装备发展的瓶颈问题。产品应用单位包括苹果、谷歌、华为、三星、Fitbit、OPPO、小米、特斯拉、本田、富士康、长城汽车、美国楼氏、日本丸和、日本昭和电工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市场潜力巨大,应用前景好,因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显著。 成果亮点: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项目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60 项、实用新型专利 65 项,申请 PCT 专利 2 项,软件著作权 6 项,合作出版著作 5 部,发表 SCI 论文 104 篇; 2、获奖情况:(1)2018 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高性能金属钨制品精密制备技术及应用(附件 31);(2) 2017 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高导热氮化铝精密成形技术及应用(附件 32);(3)2012 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触发引爆开关放电电极及其近终形成形技术研究(附件 33);
中国Новые материалы技术成果
军民共建移动智能医疗云服务平台应用与示范
技术简介: 本项目的创造性和先进性在与探索出了一个军民共建的协同医疗创新模式,军为民用,民为军服务,部队医院和地方医院进行资源优势互补,军民融合达到协同医疗的最大效益。
中国Электронная информация技术成果
建筑绝缘材料
技术简介: 该项目是制备具有更高耐火性的建筑绝缘材料,具有改进阻燃剂的发泡聚苯乙烯。该添加剂不仅防火,而且对人体和自然无毒,这些建筑材料耐火性更强。
中国Новые материалы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Официальный аккаунт в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