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光动力治疗(PDT)是利用光动力反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新技术,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新兴癌症治疗手段,是目前真正能在临床意义上达到细胞水平精准靶向的肿瘤治疗方法。具有创伤截面小、不损伤正常组织以及低生物毒性等优点,主要适用于管腔、浅表、实体肿瘤及癌前病变的治疗,在临床治疗肿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碳点是一类尺寸小于10纳米且具有优异荧光性质的碳纳米粒子。碳点可以被光激发产生活性氧,而且光稳定性好、毒性低,比传统的有机光敏剂更有优势,有望成为新一代PDT光敏剂。安徽大学是较早开展碳点研究的单位,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聚焦于荧光碳点材料的绿色合成及其生物医用研究,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形成了较完整的科技成果体系,该成果转化条件已基本成熟。迄今已获得核心授权发明专利3项(发明专利号 ZL201410039846.6、ZL201510213429.3、ZL201610060548.4),还申请了2项中国发明专利(201910149157.3、201910854472.6)以及2项PCT(国际申请号 PCT/CN2019/078209,PCT/CN2019/111622)。此外,发表了SCI收录论文60多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1200余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技术特点:为打破进口 PDT 光敏剂垄断的局面,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满足临床需求,实现碳点 PDT 浅表癌症纳米凝胶药物科技成果转化,安徽大学期待与对此感兴趣的医药公司和药企合作,开展碳点基光动力治疗(PDT)浅表癌症纳米凝胶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包括药学研究、临床前药理毒理学研究,最终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 颁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旨在突破高端光敏剂卡脖子技术,为浅表癌症患者提供高效的无创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社会意义重大,潜在的经济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