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Главная страница > 资源&服务 > Найти технологию
Страна/регион
Отрасль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Тип услуги
Поиск
含环氧基和酯基有机硼硅粘接促进剂增粘高折射率加成型有机硅封装胶的研究开发
技术简介: 主要性能指标有: 粘度(mPa·s)6000-8000 拉伸强度(MPa)≥2.5 断裂伸长率(%)≥40 邵氏D 硬度(Shore D)≥45 粘接剪切强度(MPa)≥2.0 透光率(%)≥90 折射率≥1.535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目前,高折射率加成型有机硅封装胶用粘接促进剂常用硅氢加成法和水解缩聚法合成。其中硅氢加成法,存在铂催化剂难去除的缺点,影响粘接促进剂的储存稳定性。以烷氧基硅烷为原料,酸为催化剂,通过水解缩聚法合成含环氧基粘接促进剂,存在环氧基团易开环,反应不好控制的缺点。 本项目通过分步水解缩聚法,先将部分硅烷单体预水解缩聚,然后加入含环氧基硅烷等极性单体进一步反应,制备含环氧基和酯基有机硼硅粘接促进剂,可以减少环氧基团的副反应。通过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的用量及以乙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为封端剂,控制反应速率,避免反应过快产生凝胶。 本项目通过分子设计,将环氧基、酯基、硼基及苯基功能性基团引入到同一个粘接促进剂分子上,可以显著提高粘接促进剂的增粘效果,同时赋予其高的折射率,实现了粘接促进剂的高效化和功能化,为设计和合成新型粘接促进剂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该有机硅封装胶不仅粘接性能好、折射率高,而且具有合适的粘度、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透光率,市场应用前景广泛。
中国Новые материалы技术成果
高性能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器研发与产业化
技术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为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本课题属于工业机器人技术范畴,《中国制造2025》将工业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其研发和产业化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工业机器人与德国、日本等发达工业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异。究其原因,核心部件如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器受制于人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为加快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升级,发展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推动我国“智能制造2025”战略,必须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关键技术。围绕工业机器人进行多功率段驱动器和电机产品,研发高速高精度伺服控制算法,能丰富高性能伺服驱动器在工业机器人体系中的探索,解决国产机器人在核心部件被卡脖子的问题。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高性能伺服驱动器系统研究本成果中,伺服驱动器采用ARM+FPGA的一体化硬件设计,主要有整流电源、辅助电源、功率逆变模块、PWM驱动、电流采样和处理器及可编程逻辑单元组成。在控制软件上,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化、模块化原理的软件架构,将整个驱动器软件划分为应用层、功能模块层以及硬件层。2)高性能伺服驱动控制策略研究伺服驱动控制方法主要基于三环控制法,由位置控制器、速度控制器和电流控制器组成,分别解决伺服电机位置、速度和电流的计算。另外,本课题利用H无穷控制理论,根据激励被控对象获取机器人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进行频域特性曲线拟合,通过环路整形的方法得到理想的系统特性。 3、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1)综合电流环模型,给出解耦补偿公式,比较分析了不同电流调节器的性能,提出直接离散域设计数字滤波器的优越性。2)采用基于二自由度控制器的双环路结构控制器设计方法,并且通过设计预估观测器方法进一步提高系统环路带宽和系统跟踪精度。3)基于ARM+FPGA的一体化硬件架构,从软、硬件综合搭建高性能伺服驱动器系统。
中国Передовое производство и автоматизация技术成果
纳米CuO和TiO2颗粒对滤食性贝类的生物有效性及致毒机制研究
技术简介: 该项目以纳米CuO和TiO2颗粒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纳米TiO2颗粒对新月菱形藻的毒性效应以及在新月菱形藻-栉孔扇贝食物链上的营养传递和生物毒性,分析了纳米CuO颗粒对栉孔扇贝血细胞的毒性作用,阐明了纳米TiO2颗粒对海洋微藻的致毒机制,明确了纳米CuO颗粒对栉孔扇贝血细胞毒性作用的主导因素,探明了纳米TiO2颗粒在食物链上的生物放大作用,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客观评价人工纳米颗粒的海洋环境效应及生态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课题研究成果:(1)阐明了纳米TiO2颗粒对新月菱形藻的毒性效应。(2)探明了纳米TiO2颗粒在新月菱形藻-栉孔扇贝食物链上的营养传递及生物毒性。(3)揭示了纳米CuO颗粒对栉孔扇贝血细胞的致毒机制。
中国Современная морская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ь技术成果
回收PS制备无溶剂、水乳型建筑用苯丙涂料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 苯丙乳液是苯乙烯、丙烯酸酯类等单体通过共聚合得到的乳液。以其作为主要成膜物质所配制的苯丙乳液涂料无毒、无环境污染, 有很好的耐候性、保色性、耐水性、耐碱性, 因而在内外墙乳胶漆及其它水性涂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回收得到的各种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在有机无溶剂条件下与丙烯酸酯类共聚单体进行水乳共聚,制备得到无溶剂、水乳型建筑用苯丙乳液,以此为成膜树脂,与其他各种助剂、填料等进行复配,制备得到的涂料,具有无化学溶剂释放、绿色环保等特点,可用于建筑行业的内外墙涂料等。本项目主要针对各种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回收利用,而研究开发的一类无溶剂、水乳型建筑用苯丙乳液,其合成反应条件以及随后的涂料复配等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效益高,制备得到的建筑涂料成膜性好、铅笔硬度可调、适于各种内外墙涂料以及装饰涂料的制备用基础胶料,具有很好的性价比。整个合成、复配工艺简单安全,无三废排放,节能绿色环保、设备投资低,且可制备多系列建筑涂料产品。作为建筑涂饰、涂装涂料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木塑复合材料等行业。生产投资与技术转让形式:年产1000吨规模,装置投资不超过20万元,生产过程无三废排放。提供年产1000吨及以上规模的化工过程工艺软件包以及产品相关技术指标;员工技术培训、指导合成工艺并生产出合格产品。
中国Новые материалы技术成果
纳米复合化学镀Ni-P合金
技术简介: 成果(技术)简介:化学镀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溶液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在基体材料上(金属或非金属)沉积出镀层。通常所说的化学镀实际上是化学镀Ni-P(镍磷)合金工艺,Ni-P合金镀层是非晶态结构,具有耐腐蚀、耐磨损、自润滑、高强度和高硬度等特性。未经热处理的Ni-P合金镀层的硬度在500Hv左右,Ni-P合金镀层经适当热处理(400℃以下),其镀层硬度可达1000-1100Hv,与电镀硬铬相当,镀层与工件基体结合力好。化学镀可以精确控制镀层精度,对精密件或传动轴化学镀Ni-P合金,工件施镀后一次成型,不需要机械磨光等后加工过程。该工艺对形状复杂工件具有特别优势,例如:工件圆孔、内腔、沟槽、拐角或狭缝等,只要基体与镀液接触到的地方都能获得均匀镀层,产品合格率几乎100%。 主要技术特点:(1)超硬纳米粉体复合化学镀Ni-P合金:将超硬纳米粉体添加到常规化学镀镍溶液中,形成纳米复合Ni-P合金镀层。可以进一步提高Ni-P合金镀层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实验表明:镀层厚度相同(均为15um)的化学镀Ni-P合金镀层和纳米SiC复合化学镀Ni-P合金镀层比较,除了明显提高镀层硬度外,纳米SiC复合化学镀Ni-P合金镀层耐腐蚀性更强。(2)自润滑纳-微米粉体复合化学镀Ni-P合金:自润滑纳-微米粉体复合化学镀Ni-P合金主要应用于橡胶、塑料制品模具的防腐、耐磨、产品脱模方面。橡胶、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腐蚀性气体腐蚀模具。另外,橡胶与模具容易产生粘接,尤其是氯丁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氯醇胶等,粘接严重时,产品在模具中无法脱模。生产中每次都要在模具表面涂脱模剂,由于使用脱模剂积累了“模脏”。模具表面被腐蚀及“模脏”,严重影响橡胶制品表面质量,特别是汽车橡胶制品质量直接关系行车安全。一般地,生产一个班后就需要清洗模具,模具清洗既费时又费力,影响生产效率。橡胶制品的模具现场生产实验表明:自润滑纳-微米复合化学镀Ni-P合金镀层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目前几乎找不到一个工业部门不采用化学镀镍技术。化学镀镍在各个工业中的应用比例如下:航空航天工业:9%,汽车工业:5%,电子计算机工业:15%,食品工业:5%,机械工业:15%,核工业:2%,石油化工:10%,塑料工业:5%,电力输送:3%,印刷工业:3%,泵制造业:5%,阀门制造业:17%,其他:6%。世界工业化国家化学镀镍的应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空前发展,平均年净增速率高达10%~15%,在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在内,化学镀应用正在上升阶段,仍将保持空前的高速发展。化学镀镍相对于电镀铬工艺,没有剧毒废物排放,化学镀镍废溶液可以再生循环利用,或者回收废液中的金属镍,环境污染程度小,治理简单,成本低廉。 投产条件:年产值500万元化学镀镍规模,设备投资约30-50万元人民币,厂房面积约150-200m2, 操作人员5-10人。 合作方式:转让或面议
中国Новые материалы技术成果
杜香精油的分离鉴定及高值化应用研究
技术简介: 该项目采用多种提取方法提取杜香精油,鉴定了杜香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对精油进行了多种精制方法,去除或减少杜香精油中的刺激性气味成分,得到精制杜香精油,对精制前后杜香精油体外抗氧化、抗菌活性进行对比和分析;试制精制杜香精油产品,探索杜香精油在日化领域的应用。
中国Биология и новая медицина技术成果
海南名香创新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技术简介: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目前,国内植物精油市场产品形态大都以纯精油为主,利用其加工的产品稀少,这不仅不能满足现代人对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精油加工产品的消费需求,还没能充分挖掘利用精油的使用价值,造成资源的浪费,阻碍产业的发展。大量研究报道指出植物精油具有抗炎,抑制致病菌生长,抗氧化等良好的生理功效,表明植物精油在食品、日化品甚至药品等产品开发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外在植物精油产品研发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在食品、药品、日化产品中,植物精油被大量使用,并通过产品研发,往往能将植物精油的价值提升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然而,国内关于天然植物精油研究仍以理论为主,应用技术研究落后,管雪丽等研究了薰衣草精油的微胶囊化技术,然而并未将其应用于产品生产。我国植物精油行业目前仍以粗制精油销售为主,附加值低,产业带动能力差,并且植物精油新产品研发能力差,技术落后,新产品数量少,品质低,尤其在日化产品上,更是无法与欧美产品进行市场竞争。因此,积极开展植物精油高效产品研发,形成一批市场认可度高,产业带动力强,具有良好竞争力的植物精油产品,对植物精油行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项目过提取技术及功能研究,形成完整的高品质植物精油提取工艺,揭示特色天然植物精油的功效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植物精油标准,完善我国植物精油标准规范,推动行业标准化;通过产品开发,研发出功效特色显著,品质良好的植物精油产品;通过与企业合作,培育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规模化企业,实现植物精油行业科技含量提升。从而有效解决目前我国天然植物精油产业中存在的提取技术落后、加工产品稀少、产品品质不高、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中国Современное сельское хозяйство技术成果
大数据驱动的中医智能辅助诊断服务系统
技术简介: 通过整合中医药理论与临床、中医药国医大师与专家、高品质中医药数据与知识资源,利用中医药相关知识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优势,组建了国内外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科学家、国医大师与众多名老中医专家团队,联合中医药行业协会,实现了新一代、智能化、权威的中医辅助诊断系统国家级重大专项成果。
中国Электронная информация技术成果
天然气水合物固态储运技术
技术简介: 该项成果主要包含3项专利技术,分别是:一种高纯度粉末状气体水合物的制造方法、块状可燃冰的连续制备装置及一种块状天然气水合物储运装置。将天然气在特定条件下制备成超细粉末或块状可燃冰,通过研发的特定装置进行保存与运输,达到天然气固态储运的目的。
中国Новые источники энергии и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ие ресурсы技术成果
离心铸造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简介: 目前国内尚无轴承离心铸造自动化生产线。该生产线采用常规的传动方式组合和通用的机械结构,可以替代人工完成整个铸造过程,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工人身体安全健康,提高企业效率并降低用人成本。
中国Передовое производство и автоматизация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Официальный аккаунт в WeChat